6月中旬,廣元市首個民辦博物館在萬源新區落成并開館。該博物館由民間人士安登遠自籌自建,并取名為萬安博物館。5000件藏品正喬遷新家,這些藏品向人們講述著博物館主人安登遠對收藏的癡迷。
“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是全社會人民的共同財富。”安登遠將自己數十年的收藏的物品展示出來,就是要讓更多人了解文物,珍惜文物,從而保護文物。
昨日,安登遠正在博物館忙碌,據安登遠他介紹,待博物館二樓、三樓展品全部上架后,預計9月,共5000多件、逾3億元的藏品將免費向公眾開放。據悉,博物館共分三層。
一樓為古生物化石極展區,共有十大品種,包括珍貴的恐龍化石、古象化石、鳥化石、遠古猿人生物化石和世界第一大象牙—劍齒象象牙。其中最大的是一具中侏羅紀時代的地球霸王—霸王龍完整化石,高6米,長20米,重約10噸,而最小的是白堊紀鸚鵡嘴恐龍化石。
二樓主要為青銅器。博物館收藏的有商周至現代的青銅作品,許多都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及觀賞價值。西漢青銅立馬、宋代編鐘,都保存完好,銘文清晰可見。特別是一尊商周晚期大中型盛酒器,高50公分,直徑40公分,保存完好,圖案清晰,線條流暢,經四川省博物館陳自學院士鑒定為國家重要文物。
三樓主要展出名人字畫、玉器、瓷器等,不乏重量級文物。如嘉慶皇帝的正月初一第一道圣旨和唐寅的年畫,有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吳昌碩、黃胄等大師和范曾、宴濟元、王迎春、劉海粟等現代大畫家的100多幅名人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