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博物館得展覽通常都是遠觀而不可親手接觸,且大多是以圖片、展品的形式使得參觀者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底蘊與展品背后的故事,但顯然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館完全可以這樣設計,在自然博物館設計規劃中如果將展廳設計成這樣,不僅參觀者無法真正接觸自然,更無法理解自然博物館創造的真正意義。
那么自然博物館設計規劃要怎么做,才能創造出符合現代要求和參觀者需求的展廳設計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
例如深圳自然博物館景觀設計方案中,就提出了以河流三角洲為靈感,在燕子嶺和燕子湖之間開辟一處生態融合的空間,形成生機勃勃的新“三角洲”,以此反映該區域的豐富活躍的生態及人文場景。
這座自然博物館以“河流”為主線,將水所蘊含的永恒概念優雅地嵌入項目的空間規劃、功能結構等設計中。建筑和景觀和諧配合的原則貫穿設計始終,不僅可觸摸到自然的肌理,抬頭更是能眺望到真實的森林、河流,還保護和展示自然的美景,使其場地周圍發揮關鍵作用的多樣生態系統。
所以,我們如果要進行自然博物館設計規劃,可以考慮到當地室內和外部空間的整合,創造出更包容和健康的環境,將游客與活躍的自然空間聯系起來,進一步強化博物館展廳設計和創造動態教育環境的能力。如果室內場地面積夠大,我們可以考慮下沉廣場作為室內植物世界展覽空間與山河景觀生態系統的交匯點,讓展覽與生態系統的混合空間極大地增加博物館的覆蓋面,讓游客以更生動的形式觀察自然世界。
自然博物館一般會作為該城市地標或者標志性建筑,那么,要創造出人人可達、人人可享的愉悅體驗,在休憩的地方也可以多考慮一番,例如屋頂公園屬性、觸摸攀登和互動的設施等等,來激發探索發現。
如果是靠海邊的城市,自然博物館設計規劃中還可考慮注入海綿城市理念,設計搭建一個可持續的韌性框架,通過多個連接區域收集和再利用雨水,不僅可以減少對傳統基礎設施的以來,還能補充地下水含水層。
以上就是自然博物館設計規劃的相關內容,如果您也有做博物館展廳設計的需求,可前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