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筑類展覽展示設計通常情況下,在啟動一個項目之前,首先要了解項目的來龍去脈,分析項目的社會環境,才能在后繼的工作中,更容易把握住展覽的核心,避免不必要的無用功,這是一個橫向的工作。而設計階段則是縱向的工作,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主要由空間劃分、氛圍營造、重點展項、展墻版面及局部空間設計等幾部分組成,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介紹幾部分如下:
首先,展覽展廳設計中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展覽內容展開的,每一個空間的設置、造型的制作、技術的應用、材料的選擇等等,都緣起于所要展示的內容,要充分考慮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做到“師出有名”,才能事半功倍。這一方面,是和其他空間設計最大的區別所在。
展示內容是展覽的靈魂。展覽內容=文字資料+圖片資料+視頻資料+展品情況
1.空間劃分
空間劃分是展示內容與建筑空間結合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理性推理和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
這個階段的成果,涉及到空間的體量與內容的串聯、參觀形式與人流動線。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成果只是展覽的雛形,是探索展覽節奏的一個過程,隨著項目的深化,有相當一部分有可能會被逐漸的替換掉。
設計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工作,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不斷自我否定的勇氣和追求更美的信心就變得尤為可貴。
2.氛圍營造
空間氛圍的營造,幾乎是在準備階段就要開始著手考慮。不同的展覽有不同的主題內容,對應的也會有不同的展覽氛圍,他是隨著對展示內容的深入了解而逐漸清晰的一個過程。一個好的展覽,在參觀者接觸切實、具體的展示內容前,通過展廳的空間氛圍,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展覽內容將要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傳達一個怎樣的精神。
對空間色彩進行調和,改變空間節奏,增加展覽效果的多樣性。給燈光增加有色燈片,和材料著色是一個道理,但燈光的靈活性是材料著色無法比擬的。
3.展項設置
這里說的展項設置,更傾向于相對獨立的展覽項目,通常是對重點內容的擴充展示和補充說明,技術上多傾向于雕塑、繪畫等藝術類造型手段和聲、光、電多媒體技術。技術的選擇本身是基于內容需要的基礎上,服務于展覽的最終目標。
4.展墻版式
展墻常用的設計元素,在技術上包含了靜態的圖片和動態的視頻。動靜結合的展示方法,改變了展覽傳統的展示方式。常用的有電視、廣告機、投影、LED屏、拼接屏等,他們可以充分的融合到圖文的平面排版中,使展覽形式更加豐富活潑,內容更加具有說服力。
5.局部空間塑造
這里說的局部空間主要是指展柜的內部空間。展品作為展示內容的見證者或者重要載體,是展覽的“證據”,也是最重要的成員。而展柜作為展品的載體,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展托的作用是對展品的保護和支撐。
博物館展覽展廳設計創作不僅在于設計師的專業技巧,還取決于他們身為高尚的心靈設計師應具備的人文精神、進取精神、敬業精神和創造精神。